老论

更新时间:2023-06-01 14:14

老论(노론)是朝鲜王朝后期从西人分离出来的一个朋党。分党以后,与少论维持共存关系,朝鲜肃宗后期因《家礼源流》之争和“丙申处分”而在政局中占据优势地位。但经历了朝鲜景宗年间发生的“辛壬狱事”,在与少论对立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牺牲。朝鲜英祖时期通过“庚申处分”对少论取得政治优势地位,主导了政局。这一时期,老论内部分化为“湖论”和“洛论”,主要是在“洛论”的优势中主导政治和学界。

历史背景

朝鲜时代的朋党始于宣祖初年形成的东人西人。此后东人分化为南人北人,而西人则维持着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参政。仁祖反正以后,西人形成了“老西”、“少西”或者“清西”、“功西”这类派系。仁祖末年又形成了“山党”、“汉党”、“洛党”、“原党”等派系,出现了分裂的征兆。这种征兆就是老论和少论分化的前兆。

成立经过

西人分化为老论、少论的直接契机是从1680年“庚申换局”到1682年“壬戌告变”期间的一连串事件。当时政治事件展开过程中,勋戚系列的金锡胄金益勋等部分人物的非法行为成为风口浪尖,尤其是告发南人逆谋事件的“壬戌告变”,被判定为金益勋的诬告。

对于金益勋的处处罚问题,西人内部发生争议,结果导致老论和少论的分党。西人系的巨头们虽然大体上承认他们行为的非法性,但反对处罚。此时宋时烈也表示金益勋是老师金长生的孙子,所以站在金益勋一边。相反,在台谏任职的主张“清论”的一部分西人则主张处罚金锡胄和金益勋。前者成为老论,后者成为少论。当时老论系列以宋时烈、金锡胄为中心,李选、李秀彦、李颐命、李畬等西人内的巨头大举参与。就这样,西人分化为老论和少论,体现出了对勋戚势力互相对立的立场。

在这种风口浪尖中,1684年宋时烈的门人崔慎上疏弹劾尹拯,宋时烈和尹拯之间的“怀尼是非”(怀尼之争)由此蔓延到朝堂之上,分化为支持宋时烈的势力和支持尹拯的势力,互相独立,使分党更加成为定局。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西人分党不仅仅是政治的理由,治学方法和内容的差异也产生了影响。老论方面绝对信奉朱子学,主张大明义理论和反清北伐论。与之相比,少论方面则对老论方面将朱子学绝对化提出异见,部分显示出脱朱子学的学术倾向。

主要活动

初次得势

朝鲜肃宗初年,西人分化为老论和少论,但因1689年发生己巳换局,南人夺权,所以老论和少论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露骨化。1694年西人通过甲戌换局再次上台,老论和少论之间围绕南人势力和禧嫔张氏处置问题而产生对立,但还是维持共存局面。

但到了肃宗朝后期,经历了《家礼源流》之争和“丙申处分”(肃宗在宋时烈和尹拯的对立中判定宋时烈正确的处分),少论一度失势,老论势力主导权力。在这种状况下出现的“丁酉独对”(肃宗屏退史官,只召见李颐命并秘密讨论)和世子代理听政的命令加深了围绕肃宗接班人问题的内在疑惑。同时,此前还是围绕学术的“斯文是非”为主展开的老论和少论之间的对立变质为以王位继承为中心的忠逆之争,并大开杀戒。

大起大落

朝鲜景宗即位后,老论方面推进王世弟册封和王世弟代理听政,但代理听政的试图被少论挫败。1722年,睦虎龙告发老论方面企图利用“三急手”弑杀景宗,引发壬寅狱事。壬寅狱事处理过程中,以老论四大臣金昌集、李健命、李颐命、赵泰采为首的许多老论人士惨遭杀害。

经历了辛壬狱事后,损失惨重的老论在英祖位后再次掌握政局主导权。但是老论对少论的报复导致政局混乱,英祖在1727年断然实行丁未换局,重新召还少论。同时,他还培养了以老论和少论内部的“缓论”为中心的荡平派。

英祖在以荡平派为中心运营政局的过程中,需要让自己和支持自己的老论摆脱牵涉景宗之死嫌疑。因此,他随时都会召还老论势力来牵制荡平派,最终通过“庚申处分”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嫌疑。这引发老论的出仕,之前不参与政治的老论开始部分参与政治。

庚申处分以后,在老论名分优势中,与荡平派一起参与政治的老论系列的一部分开始主导政局。后来到了英祖朝后期,在老论系列外戚主导政局的过程中,围绕思悼世子问题而在同一老论系列发生了洪凤汉系列和金龟柱系列的纷争。在这种漩涡中,老论内部以“清论”自居的势力形成“清名党”,显示反对外戚的立场。正祖朝外戚势力退场的过程中,清论人士上升为正祖的侧近势力,主导了政治。史称“自正祖以后,王室之婚姻只及于老党(即老论)”。

湖洛之争

18世纪前期,发生了以老论为中心的人物性同异论争,即“湖洛论争”,老论分化为主张“人物性异论”的“湖论”和主张“人物性同论”的“洛论”。前者主要以宋时烈权尚夏—韩元震传承的忠清道地域老论为中心,后者主要以金昌集李縡金元行传承的汉城京畿道地域的老论为中心。

这场争论不仅仅是围绕性理说的争论,而是各自以不同的政治立场出现。代表性的就是对荡平的立场。“湖论”继承了自16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朋党论(君子小人论),表现出反对荡平的立场。相反,“洛论”虽然不反对荡平本身,但在方法上表现出了与荡平派不同的立场。

其中的“洛论”在18世纪中叶以后占据优势地位,“湖论”则是以金汉耉—金龟柱延续下来的僻派,到纯祖朝以后没落。相反,“洛论”从英祖朝就自居老论内的“清论”并参与政治,作为正祖的亲卫官僚而得势,并且到纯祖朝以后,作为时派而成长为势道家或门阀。

韩元震系列的“湖论”中,宋时烈的嫡孙宋能相和宋焕箕留在“湖论”,维持“山林”命脉。相反,权尚夏的后裔权震应与“洛论”合流。宋时烈和后裔和宋浚吉的后裔在文庙从祀时围绕宋时烈和宋浚吉的先后而产生争论,反目成仇。最终宋浚吉的后裔宋明钦和宋文钦在“洛论”李縡门下受学。

势道政治

纯祖朝势道政治下,老论系列的安东金氏金祖淳家族和丰壤赵氏赵万永家族形成外戚家族,主导政治。不过,两个家族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相牵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