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城

更新时间:2024-06-17 10:40

太微城是隋唐洛阳城皇城,在宫城(紫微城)之南,又称宝城南城。太微城是按照天宫“三垣”中的太微垣命名的。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

地理环境

皇城位于洛河北都城的西北角,南起今洛河桥,北至今烧沟村,东起今老城北大街,西至今西工电影院这个方形区域内。它区别于西京长安皇城在都城正中北部的布局,其原因之一是自然地理条件,皇城轴线要对准伊阙,使其符合风水格局。

名字由来

太微城是按照天宫“三垣”中的太微垣命名的。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市三垣。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

主要城门

太微城南面三门,正南为端门,东曰左掖门,西曰右掖门。两掖门各去端门一里。

东面一门曰宾耀门。西面二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

南门

端门,是太微城正南门,隋大业元年,隋炀帝营建洛阳城时,择高地而建皇城,号为紫微宫,皇城南门为端门,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天津桥),以法牵牛。端门门上有重楼, 曰太微观(“太微” 也是天宫名称之一)。

左掖门,太微城南面东门,隋皇泰主于洪建于左掖门外。

右掖门,太微城南面西门,《通鉴》:王世充出右门,即右掖门。

东门

宾耀门,是太微城东门。隋名东太阳门,武德中改东明门,显庆五年又改宾耀门。按隋东太阳门,出则天门横街直东七百步。李庾《东都赋》:“翼太和而耸观,侧宾耀而疏轩。”太和与宾耀对举,则太和之近宾耀可知矣。

西门

丽景门,太微城西南门,向西可达西苑。《河南志图》作丽正门,误。隋亦曰丽景门。《通鉴》:武后置狱于丽景门,人是狱者非死不出,王弘义戏呼曰「例竟门」。

宣辉门,太微城西北门。隋曰西太阳门,武德中改西明门,显庆五年改宣辉。按隋西太阳门,出则天门横街直西七百步。宣辉,《河南志》作「宣耀」,图作「宣辉」按《文苑英华》有《驾幸宣辉门观试举人赋》,则作耀者误。

宣辉次北,旧有宝城门,门外苑又有二门,南曰由仪门,北曰咸安门,见《河南志》。

主要街道

太微城南北有四条街(原有五条街),东西有四条街。

官署布局

应天门外第一横街之南,第二横街之北,东边是东朝堂,向东依次分布有门下外省、殿中省(隋曰殿内省)、左监门卫(开元初,分左卫地造内省)、左卫(隋曰左翊卫)、左卫率府、尚辇局

东朝堂之南,第三横街之北,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右春坊、左骁卫、左千牛卫、家令寺、左武卫、左威卫、左监门率府、左领军卫(隋名左御卫府)。按此街应补左司御率府,次东隔左掖门街,应补左春坊。

东朝堂之南,第四横街之北。从西第一,曰鸿胪寺,隋司隶台及光禄寺之地。由此向东依次分布有卫尉寺、大府寺、太庙(在左掖门街之东。隋少府监之地。武后造。初以置武氏七庙,中宗因而正焉。安禄山陷雊阳,以太庙为马厩,弃其神主。收东京后,寄主于太微宫。宣宗时以废弘敬寺为太庙,由太微宫迎主拊焉)次北,中宗布庙,是隋东官率府之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