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祸变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4

壬午祸变(임오화변)是指1762年7月(阴历壬午年闰五月)朝鲜英祖李昑废黜正在代理听政的王世子李愃(思悼世子)并将其关入柜中而死的事件。

事件背景

朝鲜景宗以后,党争与选择君主或储君的状况挂钩,以影响更大、更加复杂的状态展开。英祖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而实施了“荡平政策”,在其过程中与思悼世子李愃发生冲突,酿成壬午祸变。壬午祸变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英祖与思悼世子的性格冲突、老论少论围绕“辛壬义理”的对立格局、与宫中势力联结的党派间围绕世子的冲突等。

首先,是英祖和思悼世子的父子关系。史载思悼世子“天资卓异,上甚爱之”,也就是说世子自幼聪慧,英祖非常喜欢他,对他寄予厚望。为了让思悼世子安心接受君主教育,英祖将他送往清静的地方,并交给大臣指导,平时很少去看他。结果,父母和儿子的关系变得陌生。正因为如此,思悼世子非常害怕父亲英祖。而且英祖动辄打骂软弱的儿子。对父亲的恐惧逐渐转化成一种精神压力,因此,思悼世子以打人或杀人的方式宣泄压力。对此,英祖更加愤怒,这成为思悼世子丧命的原因之一。有观点认为,儿童时期父母的不关心导致了思悼世子的悲剧。

其次是朝中的朋党之争。英祖通过发布“庚申处分”与《阐义昭鉴》,判定景宗朝少论清洗老论的“辛壬狱事”为冤案,老论派是忠臣,从而确立了的“辛壬义理”(“义理”即朝鲜君主对某个重大政治事件的定性),老论的优势地位也随之确立。然而围绕荡平政策,老论分化为南党(金尚鲁、金龟柱为首)、北党(洪凤汉为首)和东党(李天辅为首)。北党支持英祖的荡平政策,主张对少论和南人唯才是举;南党则要求贯彻“辛壬义理”,主张“一进一退”(起用某党派的同时排斥另一党派)的路线,保证老论对少论、南人的优势地位。东党虽然也要求贯彻“辛壬义理”,但认为少论、南人只要不否认“辛壬义理”就可以起用。其时,世子已于1749年代理朝政。在对待思悼世子的问题上,南党批评世子对“辛壬义理”立场不坚定,在“乙亥狱事”(罗州挂书事件)中也未能充分符合父王的期待,担心世子继位后推翻“辛壬义理”,让少论、南人有翻身的机会,因此其最终目标是废黜思悼世子;北党领袖洪凤汉就是世子的丈人,因此坚持世子保护论,为此争取了东党和一部分少论(峻少)的合作。英祖后来曾对世孙李祘(正祖)说南党领袖金尚鲁是“汝之雠也”,“前壬午五年之时,酿壬午五年后兆,即一尚鲁而已”,也就是认定金尚鲁是壬午祸变的罪魁祸首。

在此情况下,文女(废淑仪文氏)及其兄文圣国、和缓翁主等宫中势力与金尚鲁、洪启禧等联合,主导了旨在动摇世子地位的各种诬陷。贞纯王后入宫后,其兄金龟柱也与金尚鲁、洪启禧等勾结。一部分少论荡平党也加以呼应,造成冲突局面,使世子的地位逐渐动摇。1757年,王室内疼爱世子的仁元王后和世子的法母(嫡母)贞圣王后接连死亡,世子不仅因处理她们的丧事而损害了健康,更是失去了王室的保护伞而陷入政治困境。此后,世子的精神问题日益严重,甚至闹出过投井自杀的风波,开始暴露出他在资质方面的严重缺陷。又因宫中势力的挑拨离间,英祖与思悼世子的父子关系更加疏远,如世子难以谒见英祖,甚至被迫与英祖分处两宫(世子在昌德宫,英祖在庆熙宫);又如世子投井后,金尚鲁(一说洪启禧)又引用明朝野史中记载的懿文太子投井故事,称“世未尝以此为高皇帝之累”,英祖也赞同说“此所以为懿文也”,等等。各种诬陷趁虚而入,大行其道,事态逐渐恶化。世子也有很多精神上的问题,仅靠老、少论部分大臣的努力保护难以挽回事态。也就是从1757年开始,英祖与金尚鲁耳语,可能开始讨论处置世子的问题,英祖还曾给金尚鲁写“桐”字(桐宫之意),暗示废黜世子之意(也有说法是金尚鲁写“桐”字给英祖)。只是当时英祖尚未确定具体的处置办法,如他曾在1760年试图设置药厅以治疗世子之病(一般在王室成员病重时才设药厅),遭到大臣李天辅的阻止而未果;同时考虑到延续“三宗血脉”(孝、显、肃三宗的后裔,当时只有“三宗血脉”有王位继承资格)的世孙李祘,故迟迟没有对世子下手。

事件起因

景彦告变

1761年,李天辅、闵百祥等坚持世子保护论的大臣相继死亡,世子又擅自微服私访平壤地区,加剧了英祖对他的不满。1762年五月二十二日,金汉耈、金尚鲁、洪启禧等指使尹汲的家仆罗景彦举报思悼世子的恶行。罗景彦先上书刑曹(秋曹),告发宦官将图谋不轨,使英祖决定“亲鞫(亲自审问)”,从而创造了与英祖直接对话的机会。在英祖“亲鞫”过程中,罗景彦从衣缝中取出一纸,上面写着思悼世子十多条过失,如“搏杀王孙之母(杀害恩全君生母景嫔朴氏)”、“引僧尼入宫”、“西路行役(微服出行平壤)、“北城出游(去汉城北门外游玩)”等等。英祖大怒,先责备诸臣不告诉他世子的过失,连罗景彦都不如,然后命人招来世子,并予以痛斥,世子自称冤枉,请求与罗景彦对质,被英祖拒绝。领议政洪凤汉、刑曹判书南泰齐等请求诛杀诬陷世子的罗景彦,英祖起初不从,后勉强同意。在罗景彦告变后,英祖“决意欲废(世子),而未忍发矣”。

此后二十余日,罗景彦告变事件不断发酵。自五月二十四日以后,思悼世子每日待罪于昌德宫时敏堂,等候英祖下达的处分,但英祖迟迟不下处分,也拒绝世子所遣的东宫官属问安。闰五月初二日,洪凤汉请求解除思悼世子的待罪,英祖罢了他的领议政之职,改以世子所厌恶的申晚为领议政。闰五月初六日,弘文馆(玉堂)官员金钟正等上疏,请对罗景彦施加孥戮籍没的刑罚。英祖拒绝,并将他们罢官流放。

映嫔控诉

思悼世子怀疑罗景彦是申晚指使的(申晚在当年二月终制回朝后经常与英祖谈论思悼世子的事),便将罗景彦的弟弟别监罗尚彦抓到时敏堂逊志阁拷问,但没有问出结果,思悼世子更加憎恨申晚。适逢闰五月十日呈给思悼世子的鱼肉是腐烂的,世子打算治罪于端上水剌床(餐桌)的下人,下人表示都是司甕院提调永城尉申光绥(申晚之子,也是思悼世子的姐夫)在负责,世子召见申光绥,申光绥不来,于是就迁怒于申光绥,到处追杀他,申光绥躲进南门城楼(一说东门楼),世子转而焚烧申光绥的官服、朝服、戎服、佩玉、腰带和日常用具。世子的生母映嫔李氏看到儿子如此疯狂,逐渐绝望。

闰五月十一日以后,世子的举动更加诡异,他曾试图通过排水道(水口)潜入英祖所居的庆熙宫,未果;其后又扬言要拿剑去干某件事,传闻世子将要弑杀英祖。映嫔李氏担心儿子精神疾病发作,真的干出弑父之事,在保子和救夫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因为世子已无可救药,一旦闹出大事还会殃及世孙,而如果英祖防患于未然,提前处死世子,这样世孙也可以得到保全。于是在闰五月十三日早晨,映嫔李氏泣告英祖“世子戕杀中官内人奴属,将至百余,而烙刑等惨忍之状,不可胜言,而其刑具皆在于内司等处,无限取用。长番中官逐之,只小中官、别监昼夜同处,取用遍赐此辈,妓生僧属,淫亵昼夜,予之侍人,招来拘留。近日饰非忒甚,欲一奏,而以母子之恩不忍以奏。近日御苑中造冢,欲埋不敢言之地,令侍人被发,傍置利剑,欲行不测之事。顷日往彼阙,几乎被死,仅以身免。一身虽不可顾,仰念圣躬,何敢不爱?若此之故,顷日祈雨御门露处之时,心自祝曰:‘圣躬若便,则三日内雨下;悖子若得志,不雨矣。’果雨,自此心稍定矣。今则圣躬之危,迫在呼吸,何敢牵私不奏?”另据世子嫔洪氏(惠庆宫)记载,映嫔在向英祖控诉世子并劝说英祖下“大处分”的同时,还特别提到了保护世子嫔和世孙。

事件经过

徽宁神语

英祖听了映嫔李氏的控告后就马上命令起驾,但风声已经走漏,便借口祈雨从庆熙宫移驾昌德宫。他在昌德宫展拜供奉列祖列宗御真的璿源殿,并命世子解除待罪,速来昌庆宫徽宁殿(贞圣王后魂殿,即今文政殿)一同行礼。世子称病不出,都承旨赵荣进禀告世子有病,英祖罢其职,改以李彝章代之,同时撤除东宫侍卫。英祖在前往徽宁殿途中经过世子宫,命人查看,没看到世子,继续催促,其后在集英门外遇到了正在迎候他的世子。英祖父子来到徽宁殿,英祖在殿上,世子在庭院中板位。行礼完毕后,英祖忽然叩掌说:“诸臣亦闻神语乎?贞圣王后丁宁谓予曰:‘变在呼吸之间!’”然后命卫士将宫殿团团围住,向宫墙露刃,吹角集合军队来护驾,禁人出入宫门。

此时正值中午,“日热如火”,世子喘气很厉害,诸臣向英祖禀告世子病情加重,而英祖命世子脱下翼善冠,世子听从,并下板位跪在地上。此时卫士又都站在世子旁边,其中一人拿着长剑站在英祖和世子之间。英祖拿着剑对世子说:“汝若自处(自尽),则不失朝鲜世子之名,汝速为自处!”于是满庭臣僚号哭。世子说:“父子,天性之亲,天经地纬,不可为凶秽之举,请出外自处。”然后退向庭院南端,脱下自己穿的衮衣,向北叩头,额头流血,东宫侍讲院司书任珹急忙用手遮地。英祖命百官停止哭泣并马上退出,唯独东宫官属和史官、承旨留下没走。

自杀未遂

在此僵持期间,任珹、权正忱等东宫官属及承旨赵重晦等为世子求情,英祖命令他们离开,但他们跪在地上不走。英祖下殿来到月台,说:“吾死则三百年宗社亡矣,汝死则宗社尚保,汝死可矣!”又说:“吾不能斩汝一人,使宗社亡乎!”世子说:“殿下以剑击臣之时,不为剑头惊魄。今则臣请死矣!”英祖捶胸大哭,说:“观彼言,何等凶也!”世子说:“臣有至痛在心。”英祖不回答,继续逼世子自尽。世子向东宫侍讲院说书权正忱索要佩刀,权正忱回答没有,于是世子撕裂龙袍自缢而晕厥,被东宫官属救起,承政院假注书李光铉不顾英祖的震怒,让艺文馆检阅(史官)尹塾传来医官方泰舆,给世子服用清心丸,过了一会儿世子才苏醒过来。其后世子又撕裂龙袍自缢,又用腰带自缢,都被救起。英祖从徽宁殿内出来,见状大怒,命宣传官(侍从武官)洪和辅斩方泰舆之头,洪和辅借口英祖说的是斩“头”而非“项(脖子)”,所以只是斩下了方泰舆的发髻。

世子几次自杀未遂期间,尹塾、李光铉和任珹等决定找被赶到宫门外的几位大臣,让他们替世子求情,三位大臣申晚(领议政)、洪凤汉(左议政)、郑翚良(判中枢府事)以及都承旨李彝章被卫兵挡住。尹塾厉声呵斥卫兵,将三大臣和都承旨带到徽宁殿。三大臣上殿后,还没说话就被英祖罢免,三大臣相继退出,李彝章欲进谏,英祖说映嫔告发世子谋反,李彝章说:“殿下以深宫一女子之言,动摇国本乎?”英祖大怒,命令将李彝章处以死刑,李彝章退出待命,英祖又收回成命。此外还有朴师讷、韩光肇两承旨进谏,都被英祖轰走。

世子为了自救,吩咐将世孙李祘带来,权正忱和任珹自告奋勇,去进善宫接世孙,世孙脱下帽子,合上双手乞求,世子让世孙靠近自己,英祖则命兵曹判书金阳泽将世孙抱走。世子又试图求救于贞纯王后,任珹、李光铉出来给申晚等大臣说,大臣们拒绝疏通中宫殿。

关入米柜

随后,捕盗厅奉英祖之命抬来一个三尺高、三尺宽的米柜,英祖勒令世子进去。世子痛哭失声,不肯进入,随即在英祖的严责之下准备进去,被东宫讲官阻止。英祖命令马上清场,大部分现场人员都离开,只有史官林德跻和假注书李光铉仍不离开,世子抓住林、李二人的手以获得依靠。英祖仗剑面向东阶下的别监,暗示他们动手,别监们放下鸟铳痛哭,英祖大怒,派宣传官抓出一名别监,准备枭首;又命禁军二人将林、李抓走。林、李被抓走时,世子扯住林德跻的袖子,逃出了徽宁殿,赶上了之前被英祖撵出去的东宫官属,告诉他们说自己准备藏身于昌德宫后苑隐秘处。所有东宫官属都劝思悼世子回去请求英祖宽恕,世子同意,于是返回徽宁殿,哀求英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英祖依然不为所动,世子一面哀求父王饶命,一面进入柜中,此时已是初更

不久,世子踢开两板,逃出米柜,士兵不敢动他。李彝章、权正忱、任珹等听到动静后进入徽宁殿,权正忱应世子要求,给了他一把小扇子,并再去找世孙过来。英祖对哭泣的世孙说:“予与中宫在焉,汝何可如是云乎?”于是世孙离开。英祖继续催促世子入柜。世子入柜后,英祖亲自上锁,并“命取长板巨钉大锁,牢索封之”。

然后英祖入殿,召见艺文馆提学韩翼谟,让他撰写教书,昭告废世子之事,但接连召命五次,韩翼谟都不应。随后,申晚、洪凤汉、郑翬良等大臣及李彝章、李翼元等承旨也入殿。面对英祖的废世子之意,诸臣都不敢反对或谏言。但李彝章不肯写废世子教书,被英祖下令拖出去拘禁。李翼元起初也托辞不写,后在洪凤汉的怒视下被迫写,但借口“笔短”,到夜半还只写了一半。在此期间,有一个金姓宣传官偷偷告诉李光铉等人说柜子有缝隙,可以送饮食,李光铉、任珹趁英祖已入殿,便进入殿庭,发现柜子果然有洞,便给世子布衣、药物和粥。很快,他们被洪麟汉发现,洪麟汉让申晚转达英祖,英祖下殿,李光铉、任珹仓皇逃走,英祖下令加钉,在洪凤汉的哀求下又收回成命,转而让捕盗大将具善复、弘文馆校理洪乐纯和一百名士兵负责看守米柜。随后英祖命李翼元停笔,自己亲自写教书,与三大臣商议润色。世子既已废为庶人,世子嫔洪氏、世孙和其他世子的子女都在深夜被遣送出宫,住进洪凤汉家,又将米柜移到讲书院。

事件结果

闰五月十四日,英祖下令将东宫杂物全部焚烧于宣仁门外,同时斩首世子所宠信的宦官朴弼秀、尼姑假仙及五名平壤妓女(杏月、桂蟾、莲花等)。闰五月十五日正式颁布废世子教书,并宣布“复政”(结束代理听政,再次亲政)。尹塾在世子被关进米柜后曾当面痛斥申晚、洪凤汉等袖手旁观,事后洪凤汉请求将他流放,英祖遂流放他于海南郡,此外林德跻也被流配康津。此外,在废世子颁教时哭泣的李翼元被流放沔川,不参颁教的韩光肇被流放济州

闰五月十四日以后以后数日,英祖每天都去讲书院查看米柜情况。而世子在米柜中饱受折磨,以致用权正忱给的扇子来盛自己所撒之尿来饮用,而看守的士卒也对他极尽戏弄羞辱之能事。闰五月十九日,英祖命具善复支起米柜之足,又撤去一角,来查探世子的情况,世子喘着气说:“尔谁也?”英祖确认世子无力挣扎以后,就于当天回到庆熙宫,回宫时命令演奏凯歌。闰五月二十一日,世子死亡。英祖命复其位号,赠谥思悼世子。

事件影响

壬午祸变之际,英祖在废世子的传旨中说“世子狂悖往牒所无”,并赐死了从春川进京搭救思悼世子的少论派原任大臣赵载浩。其后英祖依然将他处置思悼世子的正当性解释为世子因有病而迷失法度,恐生变乱,故在世子成为叛逆罪人之前不顾私情,先行了断,即英祖所说“予为宗社以义断之者也”。世子的丈人洪凤汉也承认“哀痛自哀痛,义理自义理,其不可因其哀痛之私掩此义理之公则明矣。虽使圣人复起,亦不能易此言矣”。这就是英祖所定下的“壬午义理”。

正祖李祘也是公开表示遵守英祖的壬午义理,故方能继位,继位之后就将请求为思悼世子翻案、甚至斥正祖“已忘壬午”的少论派李德师、朴相老、赵载翰、李一和、崔载兴、柳翰申、李东让等凌迟或处斩,以示维护英祖的壬午义理之意。但是正祖一生都在致力于修正壬午义理、恢复父亲思悼世子的名誉并提高其地位。正祖改思悼世子谥号为庄献世子,并亲制志文。1793年,正祖利用蔡济恭上疏为思悼世子伸冤之机,向大臣们出示他在徽宁殿中的褥子中发现的英祖所写的一篇“金縢”之词,内容是“血衫血衫,桐兮桐兮,谁是金藏(安金藏)、千秋(田千秋)?予怀归来望思!”表达了英祖对处死思悼世子的后悔之意。其后,正祖为思悼世子追上国王规格的八字尊号,使用玉册金印,为将来最终追尊父亲为王做好铺垫。

不过,正祖始终未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他在人生最后一年曾对亲信金祖淳吐露过自己的苦衷:“予亦何以堪之乎?欲遵先朝处分而已,则南人少论谓之忘亲之人;如欲为景慕宫地,则金钟秀辈谓之忘祖之人,又以为以其处地非慈殿(贞纯王后)之力不得立,若为景慕宫地,则不但忘祖而已,又为背恩忘德之人。予生之困苦如此,不有四百年宗社之重,予何心居此位也?”正祖原计划是自己在甲子年(1804年)退位后让儿子李玜(纯祖)来完成追尊思悼世子为王的任务,但自己在1800年就突然去世了,此后由于政局的变动,英祖的壬午义理被沿袭下来。直到1899年才由朝鲜高宗追尊为“庄宗大王”,不久升格为“庄祖懿皇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