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蓝头岛

更新时间:2022-04-26 20:54

麻蓝头岛,又称麻兰头岛、麻蓝岛,钦州市钦南区境内岛屿,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的西北面、鹿耳环江江口处,距犀牛脚镇政府所在地4.3千米,长879米,宽600米。海岛面积为0.25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千米。最高点位于海岛南部,高程约21.3米。地理位置为北纬21°40.7′~21°41.2′、东经108°41.7′~108°42.1′,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21°41.0′、东经108°41.8′。距大陆最近距离为745米。

历史沿革

麻蓝头岛原为荒岛,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犀牛脚大环杨屋人移居岛上。此后逐渐形成一自然村,为钦州市犀牛脚镇大环村公所所辖,有少量耕地和滩涂,当时岛上居民主要从事渔业,兼种蔬菜、杂粮等。

1995年,钦州市钦南区政府将岛上居民迁出至岛东南面对岸的大环村,岛上不再有户籍设置。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麻蓝头岛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的西北面、鹿耳环江江口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1°40.7′~21°41.2′、东经108°41.7′~108°42.1′,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21°41.0′、东经108°41.8′。距大陆最近距离为745米,距犀牛脚镇政府所在地4.3千米,长879米,宽600米。海岛面积为0.25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8千米。最高点位于海岛南部,高程约21.3米。

地质

麻蓝头岛岛体主要由志留系砖红色、黄褐色的含粉砂泥质砂岩构成,含笔石等化石。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的中侏罗统,岩性为厚层状细粒砂岩夹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底部为红色泥岩、细粒泥质砂岩、粗粒含砾中砂质石英砂岩。潮间带沉积物表现出锆石异常。

地形地貌

麻蓝头岛主要地貌成因类型为二级侵蚀—剥蚀台地、沙堤以及人工形成的地貌—人工海堤。

海岛中部为养殖池塘,北部地势稍平,南部有一小山峰突起,地势稍高。最高点位于海岛南部,高程约21.3米。西南部最高点高程约6.4米,西北部最高点高程约6.5米,北部最高点高程约6.6米。海岛南端还有一较小的养殖池塘。人工海堤即防波堤为砖石结构,长约2千米,堤高1~2米不等。岛呈南北走向,弯月形,弯口向东。

岸线与潮间带

麻蓝头岛修筑了环岛防波堤,已全部为人工岸线。局部岸段缺失高潮滩。

麻蓝岛高潮带至中潮带上部地貌类型多样,东侧海湾区发育红树林滩,西南为砂页岩构成的岩滩,局部见侵蚀的沙滩进流坡,西北部为中高潮位沙滩。中、高潮区的外围发育宽阔的侵蚀堆积沙滩,统称为“麻蓝头沙”,主要由黄白色粗砂组成,产沙虫和对虾等。麻蓝岛—大灶江口实测地形地貌剖面,人工岸线以下出露一小段岩滩、岩滩一沙滩交替带,紧接着是滩脊—滩槽发育、潮沟、沙坝和心滩发育的地形起伏的中潮位沙滩,滩面上发育对称波痕、不对称波痕、平脊波痕菱形(棱状)波痕等多种沙波痕,沙滩上盛产沙蚕等潮间带底梄生物,到处都是挖沙虫留下的沙坑和泥沙堆积。麻蓝岛周边受波浪、潮流、潮汐、河流作用的综合影响,潮间带动力地貌过程高潮带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潮带和低潮带则表现为侵蚀—堆积作用交替。

土壤

麻蓝头岛表层为砂岩风化物,为含沙量较大的黄沙黏土。

自然灾害

麻蓝头岛地处钦州湾外湾,鹿耳环江口处,地质灾害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和大海潮。

自然资源

麻蓝头岛除养殖池塘以外几乎全岛都被植被所覆盖,植被总面积约0.250平方千米。

海岛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整个岛屿几乎全为木麻黄防护林,均属20世纪70年代人工种植,保存较好。约高17~18米,胸径12~28厘米,面积约0.201平方千米,覆盖度60%~65%。因岛上缺乏淡水,偶见木麻黄植株呈灌木状或匍匐在地。其中混生有片状的湿地松,但其面积很小。

麻蓝头岛的天然植被基本为红树林,面积约0.050平方千米,约占植被总面积的19.8%。

人口

1995年,麻蓝头岛上居民迁出时有居民30多户,人口240人左右。

经济

20世纪90年代末,为麻蓝头岛旅游的鼎盛时期最多时每年可有7000~8000人/次游客上岛,少时每年约2000~3000人/次。岛上现有小酒店一座为钦南区政府所建,可住200人左右。1998—2003年期间,岛上还曾设立“饮食一条街。2004年,钦南区政府将麻蓝头岛租售给了美东公司,售价1200万元,经营期50年,面积仍按430亩计算。之后美东公司修建了长约2千米的环岛防波堤,堤高1~2米不等。

基础设施

麻蓝头岛已开发总面积29.5万平方米(含西北面一片沙滩1.5万平方米),已建有度假村大门楼,还有综合商店、小食街、淋浴房、公厕、小别墅群、娱乐城、办公楼、餐厅等配套设施,开设了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业务。开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闭路电视,架设了供电线路和淡水供应管道,各种设施齐全,成为人们住宿、餐饮、娱乐、旅游的好场所。

麻蓝头岛除原有的一些较窄的小土路外,岛上修建有宽约1.5米的环岛水泥路,以及环岛防波堤。岛上供电电网并入农网,经由海岛东面对岸平山村通出的海底电缆与农网连接,并有一台变压器。通往岛上的电话线则从大环村经由海底连到岛上。岛上未设移动通信基站,但因离岸较近,手机信号可覆盖。

钦南区政府还在岛上装设了卫星天线,安装了闭路电视岛上有两口淡水井供日常生活之用。

2008年,钦州市交通局在岛上修建了一座码头,名为麻蓝岛陆岛码头。

2009年起,麻蓝头岛新修建的大榄坪至三墩公路。

历史文化

麻蓝头岛又称麻兰头岛、麻蓝岛,相传古代此地原是一片海滩,不知什么朝代从钦州湾西南游来一条大南蛇,南蛇到了此地,看到了北岸的硫黄山,不敢再前进而盘曲于此,后形成了岛屿,状似麻篮,因得名麻蓝头,谐音讹为今名。

1995年,钦州市钦南区政府征用了麻蓝头岛,并将之作为旅游度假村进行开发建设,将岛上居民迁出至岛东南面对岸的大环村,对岛上居民按照麻蓝头岛为430亩(依高潮水位线计算)的面积进行补偿,补偿标准为1200元/亩,除外出工作的之外,其余在家的201人按人头均分补偿款。另外,政府按照岛上居民原住房面积在大环村村址内给予相同面积住房补偿(房屋由政府盖好),岛上居民也可申请大于原住房面积的住房,但要由其自己出钱购买多出的部分。现有三户居民仍留在岛上未搬。迁出后的居民仍然主要从事捕捞业和养殖业。

风景名胜

麻蓝头岛为钦州新八景之一。

麻蓝头岛处于钦州港区七十二径与三娘湾景区之间,原曾是犀牛脚镇大环半岛的一部分,像是一头犀牛延颈伸入海中喝水的牛头,后因一场大海啸的冲刷而被分割成为单独的海岛。退潮时,人们还能从大环半岛徒步过去。大环离犀牛脚镇政府所在地3千米。麻蓝头岛距钦州港两个起步码头水路为7.2海里,乘坐游览船半小时可抵达,离三娘湾景区5海里,与犀牛脚镇大环半岛隔水相望。

麻蓝头岛的西北面是一片宽阔平坦的沙滩、砂质金黄,幼细柔软,是个天然海滨浴场。

麻蓝头岛的南面为礁石带。

麻蓝头岛的东面是一片茂盛的红树林带。

麻蓝头岛的东南侧,有一座面积8万平方米、高21.8米的小山。

地方特产

麻蓝头岛是钦州三沙——沙虫沙蟹、沙钻鱼活动的地方和重要产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