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钵

更新时间:2023-07-04 16:28

玉钵:佛前的供养之具;佛的食器。这件玉钵,直径15.5厘米、口沿直径10.2厘米、高9厘米,是由整块玉料挖出来的,口沿上刻“比邱永莲”(“邱”为古今字,与“丘”通用)四字,可知这是僧人永莲的玉钵。“比丘”是梵语bhiks!u、巴利语bhikkhu音译,乃五众或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

物件定义

钵,梵语pa^tra、巴利语patta,为钵多罗简称,最初为佛教僧侣使用。《佛本行集经》有一故事;北天竺有两大商人,提供养佛。佛想:我用什么东西来接受施主的食物呢?这时四天王献上四个金钵,佛说出家人不宜用金器。四天王又先后奉上银、琉璃、赤珠、玛瑙钵等,佛一一拒绝。最后在北方毗沙门天王提醒下天王们拿来四个石钵,佛把四个石钵重叠放在左手上,右手一按,成为一个钵。钵的义译是“应法器”,因为钵有“体、色、量”三法的规定。体指只准用“瓦、铁”两物塑铸,不得使用“金、银、铜、琉璃……”等。“色”指除“黑、赤、灰”三色外,不准熏染其他颜色。“量”规定了钵的容量,《四分律》说大可盛三斗、小可盛半斗(古斗)。后来,钵作为僧人受戒所授予的法器,所谓三衣一钵,衣钵相承,指的就是用衣、钵作受戒法器。

古传偈语

钵腹刻有一偈:“衣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不问生死路,募化度春秋。”此偈古已流传,考其出处,为南朝梁时布袋和尚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载《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是禅家云水生活的真实写照。按佛教规矩:僧人一般是以托钵行乞为生,行止没有定止、也没有贫富的分别与选择,是在行脚中次第乞食,所到处便是暂时依止处。尽管一路风尘,不胜道里艰辛,但为了了生脱死,解决生死烦恼,不惜万里行程之遥,这正是“赵州八十犹行脚,祗为心头未悄然”的意趣所在。因而,像布袋和尚这样的孤身万里行脚,正好是解决人生终极问题的必要手段。

教义诠释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既是布袋和尚人生理念的体现,也是面对世人多被利欲染得面目全非的境况的痛心,其中自然有蔑视权贵成份存在,但更多的却是对那些忘记了自家本份事的可怜虫的同情。在这个娑婆世界,众生业障实在太深,他们认贼作父、抛家闲走,在纷纭的名利面前迷失了自身。对这些众生,布袋和尚有三分不屑一顾,七分处以同情。像布袋和尚这样的大德,一生不知道要行脚多少地方、见多少世面,尤其是有的众生执迷不悟,要度他们多么不容易!而“问路白云头”使整个禅偈的境界全部得以圆满体现。行脚的目的并不在于世间的是非纷扰与名利纠葛,又何必要到人间去寻找道路呢?这一句“虚”写,给人以无限的意兴,非常耐人寻味,同时也暗示:禅师的行踪将在那渺无人烟的旷远之处,是一般凡夫俗子所无法到达的。也就是说:生死未了,行脚就将不止,如果你要问路的终极,那就只有到那白云的尽头去打听好了。给人的意象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剔透的境界,除了禅家以外,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能够道得出来了。惟其道路遥远,则更加给人展示一个邈远的前景,给人的想象空间实在是无穷大,无穷幽邃。托钵是一种修行,去除贪心、去除骄慢、去除瞋心、培养慈心、修习平等、布施善业。小小钵里、一粥一饭,无不是在提醒僧人自省,让信众接受教化。

此偈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更改变化,特别是后两句,如:“欲明生死路,随缘度春秋”、“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前程何处是,念佛度春秋”、“为出生死苦,饥渴度春秋”、“要问生死路,随缘度春秋”、“不问生死事,随缘度春秋”等。字句虽改但意思基本相同。而“比邱永莲”玉钵偈,则连首句也改成“衣钵”了。

后世考证

“比邱永莲”不可考,但从玉钵看,一定是有身份的僧人,至少是寺院住持。因为他用玉来做钵,而且是“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应器,是出家人重要的法物,师承的信证,衣钵的授受即代表心法的接受。禅宗传法时传其衣钵予弟子,称为传衣钵,引申为师者将佛法大意传授予后继者。

“衣钵相传”是人们经常运用的成语,“衣钵”中,“袈裟”大家见得很多,而“钵”则罕见,何况还是玉钵。因此,刻有禅偈的“比邱永莲”玉钵,作为幸存的“衣钵”实物,在今天更是弥足珍贵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