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垣

更新时间:2024-06-25 09:51

汪国垣(1887年11月3日—1966年3月12日),字辟疆,一字笠云,晚号方湖,以字号辟疆名世,江西省彭泽县人。

人物生平

汪国垣自幼敏慧,12岁从师学《春秋左氏传》,日抄《尔雅》100字,过目不忘,深得塾师喜爱。14岁随父际虞(清知县)往河南任所,诵九经毕,又读《资治通鉴》。16岁开始读西欧史书,并从留学日本亲友处购得日文版欧美各国史籍,获80余种,其时内忧外患日重,有识之士多办报刊以醒国人,诸报时引西史及欧美先哲学说,他尤喜读《清议报》《时务报》《国闻报》,对研究西洋历史逐步产生兴趣,并先后作《发明家列传》《航海家列传》。光绪三十年(1904),经河南提学使孙祥林主考录取,保送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研究国学。其时大学藏书几乎全是原巴陵方柳桥(功惠)碧琳琅馆藏书,且多为世间不传之秘本,尤多明清禁书。他日处藏书楼中,研读写作。时程家桐密组同盟会于京师,他为会员之一。1912年毕业,一度去上海,经乡人刘芸台介绍,得识邵力子、于右任,叶楚伦、苏曼殊诸人,旋以父病返里侍亲。1915年父丧,在乡守制3年,研读家藏旧书。

1918年,汪国垣任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国文教员。1922年,聘为心远大学文学系教授。1927年心远大学停办,应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之聘,历任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授目录学、诗歌史、各种文体习作、读书指导等课程,深为同系师生所敬重,为当时“江南七彦”之一。抗战时,汪国垣随校西迁重庆。1939~1949年,曾任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1946~1948年,经于右任推荐,兼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国史馆修纂,当选为“国大代表”。1954年,因患高血压中风,右肢瘫疾,行动艰难。病后仍坚持左手写书,并带研究生在家讲课。

主要著作

汪国垣治学严谨,著述甚富。已刊印行世、卓享盛誉的有《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述评》《读书举要》《唐人小说》《丛书书目索引》《目录学研究》《方法谈荟》《方湖类稿》《彭泽县志长篇》等共数百万言。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汪辟疆文集》。自幼用力于诗歌创作,自言学诗途径“首在寝馈玉溪(李商隐),以挹其绵远之韵,继在诵法杜韩,以见其骨律之坚苍,胸怀之超脱,终在细玩荆公、山谷,以求其体势之变化,措语之清拔”。其诗苍秀明润,用笔开合自如。

人物评价

金静庵先生曾曰: “辟疆先生谦虚和蔼,在同辈学者中无出其右者。其学深而不自伐,其文雅而益求精;处事多而不居功。其与黄季刚先生,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吾均师之。”

郭沫若称其“诗心清以越”,汪旭初言其“目录传中垒(汉中垒校尉刘向著《七略》),歌吟接后山(陈师道)”。不以雄重厚实取胜,然具奥折盘屈之体势,蕴疏朗清挺之高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