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区

更新时间:2024-08-05 05:57

武江区,隶属广东省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境内的武江、北江河以西。辖区总面积677.8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武江区辖2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户籍人口31.52万人。

历史沿革

武江为韶关之军事重地,是保护韶关的西北部要塞,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河、西联、龙归等地历来是韶关驻军的重要营区。

武江地区春秋时期,为百越地,称“扬越”。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在番禺,武江属番禺管辖。赵佗立南越国后,又为南越国属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后,本境设曲江县,属桂阳郡,郡治在郴州,隶于荆州。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亦称州、时为监察区),桂阳郡曲江县受荆州刺史部监察。西汉末年,桂阳郡改称南平郡。东汉初,复称桂阳郡。

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析桂阳郡南部设始兴郡,隶荆州。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武帝平吴,始兴郡移属广州。曲江县治从莲花山迁往(安聂邑)西河。东晋末(419年),曲江县治迁往官滩(今韶关市南郊)。

南北朝梁承圣(552~555年)中,于始兴郡置东衡州,州治在曲江,州县治所迁西河。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关州,州县治所回迁莲花山。开皇十一年,撤销韶州,曲江县并入广州。

唐武德初年(618年),曲江县治再迁西河。武德四年,析广州的曲江置番州,不久更名东衡州。贞观(627~633年)中,改东衡州为韶州。

五代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岩发兵破韶州,州县治所迁往中洲(今韶关市区小岛),本境仍一直是韶州(今韶关)、曲江县的城区部分。五代十国,先属后梁,后属南汉。以韶州辖曲江县,辖区属曲江县。

宋初,仍以岭南东道韶州辖曲江县。未久撤道改称州,曲江县隶属韶州。至道三年(997年),又于州上置路(半行政半监察性质),曲江县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曲江县属海北广东道韶州路(此间又在韶州路置录事司,以管理城乡居民;一说至元二十三年置,又称新民官司)。至顺元年(1330),属江西行省广东道韶州路辖。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韶州路为韶州府(同年罢新民官司)。曲江县隶韶州府。

清,曲江县隶广东省南韶连道韶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道、府,曲江县隶属广东省。

民国3年(1914年),复设道,曲江县隶广东省南韶连道(未久改称岭南道

民国32年(1943年),在曲江县置韶关市,升格为省直辖市。

民国36年(1947年),曲江县改隶第三专署行政督察区,区境分属韶关市和曲江县。

1949年,本境仍为曲江县管辖。

1951年6月,恢复韶关市建制后,归属韶关市管辖,设置韶关市郊区和武江区,武江区管理西河、芙蓉的城区。

1952年11月9日,撤销北江专署,设粤北行政公署,辖曲江等19个县1个市。

1956年3月1日,改置韶关专员公署,辖曲江等17个县1个市。

1959年1月,韶关市郊区办事处、曲江县、仁化县和乳源县合并。

1961年1月17日,撤销韶关市大郊区,恢复韶关市建制。

1971年,韶关市区划分东河、南郊、中区、南区、北区、西河等6个区,武江境内城区设西河区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5年3月,恢复韶关市郊区建制。11月,韶关市城区6个区合并为西河等3个区。

1976年3月,撤销武江区,恢复韶关市郊区,辖环市、芙蓉、北郊等公社(区),管理农村农业工作。

1977年1月,韶关市升格为省直辖市。

1983年6月,韶关地区与韶关市合并为地级市,统称韶关市。

1984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武江区和韶关市郊区(原市政府派出机构)设立武江区,为韶关市辖县级行政区之一。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建区初期,总面积146平方千米,辖西河、芙蓉、新华3个街道办事处、13个村级乡。

1986年1月,武江区政府设西联、西河、下坑3个农村办事处;是年3月,撤销西河、芙蓉、新华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武江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年11月,撤销西联等3个农村办事处,设立西河乡、西联镇。

1997年4月,撤销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惠民、新华2个街道办事处。

2004年8月,原曲江县的龙归、重阳、江湾3个镇划入武江区。是年底,武江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辖区总面积为682平方千米。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武江区辖2个街道、5个镇:新华街道惠民街道西联镇西河镇龙归镇江湾镇重阳镇。区政府驻惠民南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江区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境内的武江、北江河以西。坐标北纬24°42′00″—24°48′00″,东经113°06′00″—113°34′00″。东与浈江区隔河相望,南与曲江区白土镇接壤,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东坪、乳城、一六镇毗邻,北与乳源桂头镇相连。辖区总面积677.85平方千米。

地质

武江区域内的地质地层属于沉积岩地层为主。受粤北“山”字形地质构造的影响,区内褶皱和断裂极其发育,褶皱主要由古生代地层形成紧密式之背斜核部,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次级构造亦较为发育。褶皱构造有北部的大岗头向斜,中部的天子岭背斜和南部的芙蓉山向斜。均为断褶带内曲江复向斜的次褶皱带。

地形地貌

武江区地貌以丘陵地带和冲积小平原及高山奇峰为主。区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多在55—200米,坡度约30度左右。江湾镇境内的大东山主峰海拔1390米,是武江区最高山峰;依次有江湾镇枫岭头海拔1100米,龙归镇凤田黄茂堂海拔941米,西河镇境内的圆子背肩山海拔1125.5米、大岗山海拔406米、天子岭海拔357米、芙蓉山海拔282米。最低武江河河床处海拔55米。

武江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的盆地之中,其地形犹如一只卧狮,东西长、南北窄成不规则多边形。区境东起市区武江河中心,西至江湾镇武洞、白石村,长56.75千米,南至曲江交界的圆子背肩山,北至重阳镇大夫前村,宽17.8千米。

气候

武江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湿润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多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偏南的暖湿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其中年平均最高气温25.4℃、最低气温16.8℃),年平均湿度为52%,年平均日照时数1858小时,年太阳总辐射11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雨量为1537.4毫米。

入汛期为每年4月中旬至7月下旬。春季冷暖季风交替繁,多为低温阴雨天气,日照最少;夏季火热酷暑,雨量多且集中;秋季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冬季雨量减少,天气寒冷,年无霜冻期305天。

水文

武江区主要河流有武江北江、南水河、重阳河、锅溪河、韶西水、沐溪水、芙蓉水、沙山水。其中武江历史上曾称虎溪、武溪,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途经坪石、乐昌、桂头,由浈江区犁市镇上朗流入该区重阳镇水口村,至北江桥下与浈江河汇合成北江河。武江河全长260千米,河床坡降0.906‰,在该区河段约16千米,河面宽150—200米,为Ⅶ级航道,境内河段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含武江在内的韶关市区最高洪水位57.21米,最大洪流量9460立方米/秒,最低水位0.7—1米,枯水流量12.3立方米/秒。

北江河古称“溱水”“肆水”“始兴大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和湖南省临武县三峰岭,上游分别称“浈江”“武江”。北江流至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西江汇合,全长468千米,河床坡降0.398‰,多年平均流量1080立方米/秒。北江流经武江区西河、西联境内约12千米。河面宽150—350米,可通航为Ⅶ级航道,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西联镇下胡村、赤水村有煤运码头常年水运,可直抵珠江三角洲及连接西江水道。

自然灾害

2005年秋旱严重;2006年7月15日,遭百年一遇的洪灾;2008年1月,遭遇80年一遇的雨雪冰灾;2013年5月16日、8月15日,武江大部地区遭遇重大洪涝灾害。

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武江区各类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森林面积达79.22万亩,森林蓄积量382.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

矿产资源

武江区有铁、锑、石灰石、煤炭、莹石、其它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江区常住人口为373686人。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户籍总人口31.52万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城镇人口25.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80.57%;乡村人口6.12万人,与上年末比基本持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8.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5万人。其中城镇3常住人口33.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6.51%,比上年末提高0.75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5.1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4万人。年末全区常住出生人口2551人,人口出生率7.91‰;死亡人口2071人,人口死亡率6.42‰;自然增长人口48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9‰。

武江区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个,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5个,主要有瑶族、壮族、苗族、畲族、土家族,其中,瑶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在江湾镇瑶族村。

经济

综述

2020年,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9.49亿元,年均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4亿元,年均增长8.3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52亿元,年均增长8.1%。

2022年,武江区生产总值306.866亿元(初步核算),同比下降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43万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561万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754256万元,增长0.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403元,下降1.6%。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2.9:40.0:57.1调整为2.8:40.0:57.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5.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847万元,增长3.7%。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05元,增长3.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4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75元,增长3.9%。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5854.5万元,同比下降15.4%;其中:进口57082.4万元,下降18.9%;出口8745.5万元,增长17.2%。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39万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32.07%。

2023年,武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200662万元,同比(下同)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115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268703万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845844万元,增长5.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314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2.7:40.5:56.8调整为2.7:39.6:57.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武江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下降10.2%,民间投资下降17.4%(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6%),港澳台及外商经济投资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9.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2%(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8.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1%。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34.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3%。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66.73万平方米,下降25.9%;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额43.54亿元,下降25.6%。

财政

2023年,武江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35万元,增长25.4%。其中税收收入30183万元、增长19.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110万元,增长4.3%。其中:教育支出42760万元,增长8.4%;卫生健康支出23732万元,增长2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59万元,增长2.1%。民生类支出13825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4%。

第一产业

产业园区:武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年,武江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344万元,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73185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4143万元,增长7.8%;畜牧业产值51952万元,增长6.8%;渔业产值5145万元,下降0.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19万元,增长6.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033亩,增长0.2%,其中稻谷面积51464亩,下降2.0%。油料种植面积19232亩,增长1.3%。蔬菜播种面积42883亩,增长2.3%。中草药种植面积1050亩,下降3.7%。全年粮食总产量24589吨,下降0.5%。油料产量4104吨,4增长1.1%。蔬菜总产量91939吨,增长1.9%。水果总产量13171吨,增长2.0%。茶叶产量41吨,增长10.8%。全年肉类总产量14946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13680吨,增长3.8%;禽肉产量1128吨,下降16.6%。年末生猪存栏176687头,下降4.6%;年末家禽存栏339637只,增长16.6%。全年生猪出栏量177442头,增长7.4%;家禽出栏量865179只,下降0.8%;水产品产量3311吨,增长1.4%。

第二产业

园区:武江科技工业园、龙归产业转移园、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甘棠工业园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比上年末减少7家。全年工业增加值1088057万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4947万元、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7.7%,制造业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增长9.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705301万元、增长6.5%,股份制工业817212万元、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工业105230万元、下降12.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774051万元、增长3.4%;重工业增加值150896万元、增长6.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7.1%,先进装备制造业15.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15.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35.9%。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8%。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7.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8.3%。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食品饮料业增长6.2%,金属制品增长1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55.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06亿元,下降55.6%,亏损企业数占比34.2%。国有控股企业利润8.5亿元,增长2.3%;股份制企业利润10.3亿元,增长4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1.84亿元,增长240.7%。采矿业利润0.12亿元,下降53.8%;制造业利润9.1亿元,增长4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2.9亿元,增长121.5%。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资质建筑企业96家,比上年末减少1家。全年资质建筑业现价总产值584059万元,下降2.1%。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80861万元,下降5.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武江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4433万元,下降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3678万元,增长8.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294万元,增长12.0%;金融业增加值211879万元,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269502万元,下降4.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14034万元,增长8.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8184万元,增长61.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0%;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增长8.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14.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7.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9.7%;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00.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3.7%。

贸易和外经

2023年,武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087万元,增长4.3%。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752565万元,增长3.5%;餐饮收入63522万元,下降23.4%。7全年批发业销售额991020万元,下降27.4%;零售业销售额514381万元,增长6.6%;住宿业营业额29582万元,增长19.5%;餐饮业营业额74240万元,增长13.2%。全年合同吸收外资金额309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753万元,下降59.4%。其中:进口16011万元,下降72.0%;出口10743万元,增长22.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专任教师315人,其中:女教师180人。招生数1898人,其中:女生879人。在校学生6107人,其中:女生2521人。毕业学生2400人,其中:女生1262人。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普通中学学校14所,其中: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2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1所。中学专任教师2018人(初中1236人,高中782人),其中:女教师1215人(初中791人,高中424人)。中学招生数10159人(初中6520人,高中3639人),其中:女生4762人(初中2996人,高中1766人)。中学在校学生29305人(初中18580人,高中10725人),其中:女生13871人(初中8588人,高中5283人)。中学毕业学生8511人(初中5353人,高中3158人),其中:女生40449人(初中2487人,高中1557人)。初中升学率96.0%,其中:女生升学率97.0%。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小学学校26所(城区22所,镇区2所,乡村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5所,民办1所。小学专任教师2016人,其中:女教师1620人。小学招生数7245人,其中:女生3426人。小学在校学生38200人,其中:女生17806人。小学毕业学生5832人,其中:女生2679人。小学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年末幼儿园94所(城区80所,镇区5所,乡村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1所,民办83所。幼儿园专任教师1050人,其中:女教师1049人。幼儿园入园人数3572人,其中:女生1762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3822人,其中:女生6481人。幼儿园离园人数6260人,其中:女生2934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武江区专利授权量475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实用新型349件,外观设计39件。

文化事业

2022年,武江区拥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城乡全面开通闭路电视。群众性文化团体健全、活跃,其中武江区非遗区级项目向阳纸马舞、重阳江逗春牛,江湾市级项目涂氏水车技艺、红星村采茶剧团、腰鼓队、醒狮队等长年活跃于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演出,成为韶关市文化事业一大亮点。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武江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建成了各类体育公园,园内体育设施设备完善,区体育馆建成后承接了省、市、区的各项赛事比赛,辖区内建有多处全民健身广场(西郊全民健身广场,教育路全民健身广场、向阳小区全民健身广场等),提供市民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年末医院、医疗卫生机构248个,床位数6836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75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73人。

社会保障

2023年,武江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59元,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50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4元,增长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1.822,比上年缩小0.023。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离退休)16705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69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2968人。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2419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8700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5491人。

截至2023年末,武江区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4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2234床。年末敬老院4所、床位数128张、在院人数42人,社会福利院1所(市福利院)、福利院床位950张,在院人数27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499户82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600户1077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供养人数187人。

环保

2023年,武江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5.4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

2023年,武江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24微克10/立方米、131微克/立方米、0.8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区空气质量AQI优良达标率为97.5%。

2023年,武江区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7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023年,武江区完成林分优化632公顷,中幼林抚育1934公顷,森林覆盖率70.42%。全区共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面积2170公顷。

交通运输

公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西联镇互通立交贯通四方。境内的高速公路有北京—港澳高速公路、乐昌—广州高速公路、韶关北环高速公路;国道有G240线(原省道S253线升级)、G323线;省道有S246线(原县道X322线升级)、S520线(原县道X318线升级);县道有X313线、X314线,形成完善的城乡交通骨干网络。2020年,全区公路总里程729.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4千米,国道28千米,省道49千米,农村公路升省道46千米,县道24千米,乡道333千米,村道80千米,乡村小道135.71千米。全区公路密度为80千米/百平方千米。农村公路桥梁共计43座1498.3延米。

铁路

武广高速铁路设韶关站

航运

农村公路桥梁共计43座1498.30延米;可通航为Ⅶ级航道,境内河段通航能力为300吨级船舶,可直达珠江三角洲及连接西江水道。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武江区因珠江水系北江上游武江流经境内而得名,另因地域处于武江(河)以西,故又俗称西河。

方言

武江区方言复杂,有粤语客家话虱婆声、连滩话、船民话、瑶族勉语等方言。还有潮汕清远、河源、梅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地方言。粤语区域面积、人口均占全区的绝大部分,城乡流行。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龙归等5个镇的大部分地区。虱婆声主要分布在重阳、西联镇大部分农村、龙归镇后坪村和西河镇向阳、村头、大村等。连滩话主要分布在西河镇什石园下坝村、黄望中坝村。江湾镇瑶族村村民讲瑶族勉语。

民俗

武江区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岁时节令、重阳水口赛龙舟、龙归后坪客家山歌、江湾瑶族习俗等一批传统文化。群众婚姻礼仪形式多样化。武江区殡葬改革制度自1990年始在全区城镇和近郊全面推行,至2004年,全区城乡基本实行火葬。群众服饰习俗以汉族服饰、瑶族服饰、宗教服饰为主;饮食上有日常饮食、节日饮食、礼仪饮食、宗教饮食等习俗;在住宅上主要有农村的姓族大屋、围龙屋、“四点金”住宅、骑楼式住宅、单家独院式楼房、围楼、船民居室和城镇居民框架式楼房等居住习俗。

宗教

武江区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主要有座落在西河芙蓉山上的蓉山古刹,及境内的居士林等佛教活动场所,区内有佛教信徒100多人。道教在建国后,道士已远离区内或还修从事其他职业。但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俗家道士(师爷)又重操旧业,为一些农民主持丧葬仪式,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新建的土地庙、伯公庙。至2004年,武江区有基督教徒约100人,区内已无礼拜堂,礼拜活动均在韶关市基督教礼拜堂举行。

2018年,武江区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依法正式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个,分别为:韶关市芙蓉山寺、韶关市居士林、韶关市武江区基督教龙归聚会点,批准筹建的宗教场所1个,为:九归禅寺。全区信仰宗教教徒约470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0.15%,其中:佛教教徒约400人、基督教教徒约70人。全区有宗教教职人员19人,其中:佛教僧尼17人。

风景名胜

武江区风景名胜主要有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蓉山古刹、唐丞相张九龄墓、宋代重臣余靖墓、仙桥古渡、沐溪水库、狮背窝水库、江湾温泉、江湾门洞、黄沙坪公园、江湾生态休闲特色旅游小镇等旅游景点。有南昌起义军朱德部队旧址、八路军驻韶办事处旧址、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遗址、李子园炮楼和重阳炮楼等24处革命遗址。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