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朔

更新时间:2024-09-05 19:36

杨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区)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全国政协委员,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人物经历

1913年4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区)城里北街。1927年,随舅父前往哈尔滨,在太古洋行做练习生、办事员,业余攻读英语,受业于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并在《国际协报》《五日画报》发表旧体诗。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之后当英文翻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离哈去沪,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进步书籍。1937年七七事变后,辞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同年9月,前往武汉与友人合资筹办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同年末,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

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战前线,临汾失陷前辗转到广州。1939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奔赴华北各抗日根据地,随八路军转战南北,写下许多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作品,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并创作了一些歌颂抗日英雄、反映抗日斗争的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

1942年7月,到达延安,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并先后发表《月黑夜》《大旗》《霜天》《麦子黄时》等短篇小说。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宣化龙烟铁矿蹲点,创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

解放战争时期,转入部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和师政治部领导工作,转战于华北一带,参加过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并创作了多篇短篇小说和《北线》《望南山》两部中篇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部长。1950年12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身份赴朝鲜前线,写出大量战地报道,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4年回国后,调至中国作家协会,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发表《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等散文、通讯。

1958年后,从事外事工作,先后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理事会秘书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秘书长等职,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参加国际作家会议和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创作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风貌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1959年,应邀在蓬莱阁上为家乡文化界人士作了讲学报告,并写下描写蓬莱胜景的《蓬莱仙境》《海市》等散文。

1960年1月10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应该作一个阶级战士》。1961年3月,散文集《东风第一枝》出版;4月29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了杨朔的旅日游记《樱花雨》,文章把美军在日本的势力比作摧残樱花的风雨,而把日本人民比作在风雨中开放的樱花。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8月3日,在绝望中吞服安眠药自杀。

1972年9月27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发文称“经审查,杨朔历史是清楚的。他参加革命三十年来表现基本是好的。但由于其世界观未很好改造,在工作中犯过一些错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对文化大革命的不理解,经不起群众运动的考验而自杀身死,决定给以政治错误结论。”

1979年,外交部最终做出杨朔“被迫害致死”的结论;同年12月,在八宝山举行了杨朔的骨灰安放仪式。实际上没有骨灰,骨灰盒里仅放置了杨朔生前使用的老花镜和一支钢笔。

个人生活

杨朔的父亲是杨清泉,是清末秀才。杨朔的胞弟是杨玉玮,曾与杨朔共同居住在北京禄米仓胡同一处庭院。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散文

杨朔是以一个诗人的心灵来感受生活并表现生活的。他的散文绝大多数写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此,中国人民崭新的社会风貌和昂扬的时代精神,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那美好的心灵和建设者雄伟的脚步,成为杨朔散文创作的主旋律。面对着全新的时代,杨朔那颗火热、敏感的诗心,使他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如旭日东升,正在蓬勃发展,我们的人民有着时代的自信,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永不凋谢的春天,从而激发出一种不可止的热烈、真挚、深沉的情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浓郁诗情的锦绣文章,《茶花赋》就是其中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茶花赋》中,杨朔开篇就直抒胸臆,写“我”因为久在异国他乡,难免要怀念祖国,有时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酣畅淋漓的感情抒发,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进而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为了慰藉这种渴念便请人作画,然而这却使丹青高手颇感为难,因为无论如何润色,也难以描绘出祖国日新月异的美景。无奈,作者只好“搁下这桩心思”。可以想象,这个没有实现的愿望不能“搁下”他对祖国的依恋呢。因此,当他“从海外归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一个“醉”字,把久离母亲的孩子终于扑进母亲怀抱的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的醉心、醉意、醉态、醉容。当诗人一览如火如荼的茶花,便诗心大动,如痴似迷,那压抑已久的对祖国真挚浓烈的感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笔笔写茶花,处处赞祖国,并以最美最艳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祖国美好的未来,真可谓情深意切。这正是作品立意高远、具有诗般意境的坚实基础,也是打动读者的真正原因。

在杨朔的散文中,“景”成了附丽于情与理之中的形象的外壳。杨朔善于捕捉浓情、哲理的喷吐口,常常即景抒情,即物言理。通过对一人一事的描述,一物一景的刻画,展现出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抒发出自已强烈的情感。比如在《海市》中,杨朔开头就以空灵的笔触,勾画了绮丽缥缈的海市蜃楼,把人们带进一个色彩瑰丽的神话般的幻境里去;接着凭借巧妙的联想,过渡到长山群岛风光的实写,热情讴歌那里渔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后归结到“真实的海市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

此外,在《茶花赋》中,杨朔还借绚丽的茶花,展现出祖国的欣欣向荣;在《香山红叶》中,杨朔用艳艳红叶寄寓久经风霜,愈老愈红的革命精神;在《荔枝蜜》中,杨朔把清甜的蜜汁和新社会人民美好的生活联系起来,以歌颂创造清甜蜜汁的蜜蜂,进而歌颂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人民。特别是杨朔的代表作《雪浪花》,借对雪浪花澎湃激荡的壮丽景象的描述,烘托出渔民“老泰山”这个诗意浓郁的形象,倾注了自己的情恩。

杨朔的散文常常是在自然景物的刻画中,通过丰富的联想,揭示世人的灵魂和人生的奥秘,每每在关键时刻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点出令人信服的哲理,并给予诗意的表达,使读者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杨朔是用警句的形式来体现这种人生的哲理的。像《蓬莱仙境》的点题和《金字塔夜月》篇末的结束语等,用的都是警句。正像一出戏有它的高潮,一阕音乐有它的旋律精彩之处一样,一篇作品也是要有它的核心的;而高度凝炼、饱含着丰富哲理的警句,就是作品最闪光的地方。这些精辟言语,可以说是作者思想、知识、语言等要素高度结合迸发出来的火花。如在《荔枝蜜》中,杨朔透过荔枝树林,看到辛勤劳动的农民时写道:“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已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代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作者抓住“酿蜜”这个词语的本义加以引申,把蜜蜂的生活和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生发开去,平凡的事物顿时焕发出熠熠光彩,进而揭示了一个“充满人世之间的”道理-生活是美好的,而美好的生活来自于我们普通劳动者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创造;劳动者是平凡的,但劳动者又是高贵的。假如人人都能如蜜蜂那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杨朔这种在抒情、绘景的基础上揭示道理的表现手法,往往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常常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索,使之对生活的感悟更进一步。

小说

杨朔前期的小说创作亦可用“马上记者”来作为概括。1937年12月,经党组织介绍,杨朔由抗日救亡的中心武汉来到全民抗战的策源地延安。在革命圣地的一个月中,杨朔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接触了陕甘宁边区的各界群众,然后经山西来到广州。1938年夏天,杨朔在广州应《救亡日报》编辑林林之约,开始写作以陕甘宁边区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这篇小说的发表,向国统区人民描绘了一幅解放区人民抗敌斗争的鲜明图画,对国统区受到欺骗宣传而被蒙蔽的人们,对那些怀疑抗战光明前途的人们,是“很合时宜的”。《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是杨朔出版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书中描写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它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小说化了的报告文学,杨朔曾自述道:“书里所描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曾经发生的事实。这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当然,故事是经过我一番点染,而且小说化了。但是从开始,我便压制着自己的笔尖,不使小说流于夸张。这一点努力,我是一直保持到底的。”自1942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敌我之间“扫荡”与“反扫荡”反复进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杨朔在《解放日报》等报刊连续发表了四篇短篇小说《月黑夜》《大旗》《麦子黄时》和《霜天》。这些小说数量虽少却文笔细致,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细腻,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杨朔后期的小说创作始于他深入宣化龙烟铁矿工人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用杨朔自己的话来说则是“真正接近了人民”。1945年10月,杨朔经过延安整风,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识到要使自己的作品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必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杨朔根据在矿山和跟随部队转战华北战场的经历,先后写作了中篇小说《红石山》《望南山》《北线》等,《红石山》展示了红石山铁矿工人在日寇统治下的血泪生活,描写了工人胡金海领导矿工进行的英勇悲壮的反抗斗争;《望南山》描写察南蔚县川人民在红军撤离后遭到国民党还乡团的屠杀,被迫组织起来与地主进行拼死搏斗的故事,杨朔抱着对张家口人民深深的怀念之情写作这部中篇小说,因此作品中充满了作家的真情实感。《北线》则通过一个连队转战华北,配合友军连续作战的经历,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塑造了卢文保、马铁头、疙瘩乔等性格各异的千部战士形象,是杨朔长期深入部队战斗生活的结晶。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杨朔发表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3年1月,《人民文学》刊登陈涌所写题为《文学创作的新收获——评杨朔的“三千里江山”》的文章,文章盛赞小说之成功,指出小说“主要的特点便是它在艺术上的真实”,而这“艺术上的真实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表现出来的。一方面,作者反映了现实斗争的重要方面,反映了现实斗争中的新的典型的事物;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己所表现的生活,是经过长久独立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因而作品的主题思想不是外加的,而是从大量的生活中间概括出来,在作者的内心自然的唤起的”。“作者首先是长久深刻的被他周围的英雄人物的崇高的品质所激动,然后才发生了反映和颂扬这种品质的欲望。”

人物评价

杨朔是新社会的歌者。他的散文鲜活开朗,爱憎分明,是从古典文学脱胎出来的。杨朔的人与文,颠覆了布封“风格即人”的法则。(《北京晚报》评)

(杨朔的散文)称得上一清如水,朴素简洁,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诵,不能去怀。(中国现代作家冰心评)

杨朔的文章散发着新的光彩,他的笔,仿佛渐渐地从先前的直叙通向一条幽美的曲径,其中蕴藏着一丝含蓄的艺术力。(评论家、作家洁泯评)

笔墨简洁,叙述明白,是杨朔的特长;然而也许因为过于矜持吧,文字上微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这是辞章家们容易碰到的关卡。我们相信,凭依杨朔的努力,一定会超越这关口,抵达更为高妙的境界。(中国现代作家周立波评)

杨朔同志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不幸于1968年8月3日含冤逝世。杨朔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文艺创作和国际活动中,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杨朔追悼会悼词评)

后世纪念

1980年9月15日,三百余人在北京“和大”原址的大礼堂参加了杨朔的追悼会。追悼会由时任文联副主席夏衍主持,时任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致悼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