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

更新时间:2024-02-02 15:32

皇帝诏书封赐臣僚爵号官位财物奴婢妃妾,其它头衔,是帝王制度的专属词汇。

涵义

释义

敕:chì

(1)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imperial]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又如: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

敕命 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

敕符 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敕令 chìlìng 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示例

当代·殷谦天廷秘传》:“初始,天斗於芃树下以芃果果腹,思之,一思三年,恍如梦寐,觉身边有异物蠕动,遂起视之,群蛇满地也。因己乃蛇之身,神之首,见蛇遂恶之。天斗试取其右锁骨,吸元气之精,时呼时入,如是周而复始。次日,果造二女。视之,云鬟雾鬓纡青佩紫风姿绰约,姿容秀美。天斗悦之,称其为‘女娲’、‘女姬’,视为弟子,敕封女娲为左玉使,女姬为右玉使。逾三日,天斗取其左锁骨,亦复如是,造三男,天斗称其为‘轩辕昊’、‘笪殷昊’、‘伏羲昊’,敕封为‘三昊’,敕号曰:轩辕王、笪殷王、伏羲王。”

引申

明、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皇帝诏命有诰命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诰命敕命形如画卷,轴端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三品与四品用裹金,五品以下用角,参见“封赠”。明《东江疏揭塘报节抄》:“除一而移会登莱巡抚(袁可立)外,既经委臣查勘前来,合行覆请,伏乞皇上亟赐册号封典敕于该部,速遣使臣航海前来,不致风高浪阻,误敕封大典,并误疆场大事也。”

它的颁赏一般多物中在庆典时进行,颁赏时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一品至五品官员以“诰命”授予,也诰封。五品以下官员以“敕命”授予,也称敕封。如清朝规定,一品官的曾祖父以下均有封典或物。,三品以上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其父母以下,九品以仅赐予官员本人。

明朝的诰封或敕封般均为一色织锦,自右向左竖行书写,上钤“广运之宝”“制诰之宝”或“敕命

清朝的诰封或敕封一般为红、青锦,物官、赭石、浅黄、明黄五色织锦,单色织较为少见。其大部分织锦的右侧首部也同明朝的相同,织有“奉天诰命”四字,左侧首部织有满文“奉天诰命”四字,没有织造时间。织锦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其左自左向右书写满文,右部自右向左书写汉文,称之为“满汉合璧”。中部钤满汉文“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御玺。

红楼梦第三回中道:“敕造宁国府

历史背景

敕封昭灵

早市无所得,故人送来寿山石章“敕封普庇昭灵广佑王印”,据查,唐末淮兵围苏,吴越钱氏祷于李明祠,颇有灵应,于是,封其为昭灵侯,并改祠为庙。宋元间,当地人俗呼昭灵侯为城隍神,故昭灵侯庙又名城隍庙。元大德三年(1299年),改名为“衍庆昭灵观”。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侯为“监察司民城隍”。此后,历代对禊湖道院之神多有加封,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封为“广佑王”,同治六年(1867年),加封为“普庇按会典城隍神”。又汤某呈示象牙阴刻人物笔筒,象牙阴刻诗文纸镇,落“玉堂”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