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

更新时间:2023-03-09 13:51

寄生于人体的四种疟原虫之一,造成恶性疟疾病原体。恶性疟原虫以人和雌性按蚊作为宿主。在人体进行裂体增殖及配子生殖的开始。在蚊体完成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共在人体内发育场所是肝细胞和红细胞内。

临床表现

疟原虫通过蚊叮咬而感染人,引起人的疟疾,典型临床表现是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

诊断

主要靠外周血涂片检查。

间日疟原虫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治疗,恶性疟原虫用氯喹,对抗氯喹株则宜用青蒿素类药物、奎宁、咯萘啶、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等联合用药

破译遗传密码

10月3号Nature杂志发表了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分析的论文并与啮齿目动物疟疾寄生虫约氏疟原虫(P.yoeliiyoelii)的基因组做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已经破解了致死性最高的致病寄生虫的复杂的遗传密码。

对恶性疟原虫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花费了6年的时间。疟原虫的遗传密码如此难以破解是因为其基因组中80%序列只由两种碱基构成,这使寄生虫的DNA难以分离和测序。

恶性疟原虫基因组包括大约2400万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编码大约5,300个基因。基因组的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寄生虫的代谢途径,例如寄生虫产生能量和自身组成成分以保持生存的途径。疟疾寄生虫的代谢能力比其它自由生活的寄生虫(例如酵母)低很多,它主要依赖于宿主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大多数营养。然而,在疟原虫中发现了一些酶蛋白,它们在人宿主中没有类似物,这为化学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疟原虫作为一种病原体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基因组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大约200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些蛋白质参与了免疫逃避。以前的研究显示,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发育的生活史阶段,至少产生了两类暴露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在某种复杂的掩护机制之下,寄生虫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不同的蛋白质(以此来混淆免疫反应,有助于破坏被感染细胞)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编码逃避作用蛋白的多数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末端。这一位置使寄生虫(在蚊子携带进行繁殖的阶段)易于通过改变编码基因而改变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基因组序列第一次详细阐明了一种寄生虫的一整套逃避免疫的蛋白质。而且,对于从疟疾病人分离出的其它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的进一步研究,将发现其它的变种并有助于认识病原体免疫逃避的过程。

疟疾是世界上破坏性最厉害的传染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该病。这一成果对于研究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因图谱

一份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SchoolofPublicHealth)与麻省理工学院Broad研究所(BroadInstitute)所主导的跨国研究计划,将造成疟疾(Malaria)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的基因序列,完整的解析出来,据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表示,这次深入而完整的分析致病菌遗传序列,将是利人类用遗传序列对抗疾病的里程碑。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疟疾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在开发中国家,和一些贫穷的区域,不同种类的疟原虫,不断的对人类的健康展开攻击,像是贫穷落后的非洲地区,平均每3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疟疾所造成的感染,目前虽有一些药物,可以阻止疫情的恶化,但有效药物往往加速抗药性病菌株的突变速率,反而使得疟疾无法控制的散布。

这次由美国的科学家所发起的跨国性研究团队,把目标锁定在疟疾恶性疟原虫中,致死率最高的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身上,研究人员根据50个不同感染区域所收集到的疟原虫,逐一的分析疟原虫完整的序列,深入比对分析后发现,有高达47000个特殊的单一核酸多样型(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位点,存在于基因出现变化的疟原虫身上,目前研究人员把初步的结果发表在自然基因学(NatureGenetics)期刊上,希望集合更多科学界的力量,早日的利用解码后的线索,找到新一代更有效的药物。

相关新闻

新华网巴黎5月1日电(记者李学梅)法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发现了恶性疟原虫对于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药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疟疾的新疗法。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介绍,每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但医学界至今仍未研制出针对这种传染病的有效疫苗。作为疟原虫的一种,恶性疟原虫致病性极强,它主要存在于非洲、南美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并与80%的人类疟疾相关。十几年来,医学界一直使用青蒿素及其衍生产品对病人进行治疗,它不但治愈率高,而且见效很快。但科学家们发现少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表现出抗药性,这为疟疾的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

为此,该机构与法国健康与医疗研究所、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合作,对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机制进行了研究∑学家发现,在青蒿素发挥药效的时候,恶性疟原虫就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到药效一过,它又会重新“苏醒”过来,不过只有处于红细胞寄生周期第一阶段的恶性疟原虫才具有这种能力。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好的了解疟原虫的抗药机制,从而改善疟疾的疗法。相关研究成果已公布在最新一期的美国《抗微生物制剂与化学疗法》月刊上。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多由蚊子传播,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较多。疟疾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