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

更新时间:2024-09-12 13:28

子宫肌瘤是来自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增生。该疾病主要影响30至50岁的女性,尽管20岁以下的群体中较少见,但仍可能发病。潜在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是通过体检发现疾病。子宫肌瘤的分类主要依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进行分类,如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等,其中肌壁间肌瘤最常见,发生率为60%至70%。

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

发病原因

以下研究结果提示此疾病与遗传相关:

以下证据均提示肌瘤可能与雌、孕激素有关,但确切机制尚未明了:

有研究揭示子宫肌瘤可能由单一干细胞的突变导致。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肌瘤患病风险升高:

症状

部分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时可在怀孕产检时发现。患者症状与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是否变性有关。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会出现两个及以上的肌瘤,且这些肌瘤可能大小不同,生长在不同部位,属于不同类型。子宫肌瘤主要有以下典型症状:

月经异常

阴道分泌物异常

压迫症状

下腹部不适

影响妊娠

就医

通常情况下,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之后可能会通过辅助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须及时就医:

诊断流程

医生会首先询问症状相关的问题:

之后,医生会询问患者个人病史资料:

为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就诊科室

妇科

相关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子宫情况及肿块的大小、质地、数目、是否有粘连,还可观察到子宫颈及宫颈口的肿物情况。

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可以将子宫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进行区分。

能发现直径0.3cm的肌瘤,且对于肌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能准确辨别。但费用高,且金属宫内节育器可对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可通过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还可以镜下进行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必要时还可进行相关治疗。

宫腔镜一般在月经干净后一周内进行最佳,术前3天禁止性生活

腹腔镜可以仔细观察肌瘤大小、位置、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腹腔镜下也可同时了解输卵管的情况。

在月经干净3~7天内进行检查,腹腔镜当日清晨不要吃饭、喝水。

对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显影情况可了解子宫腔形态和输卵管是否通畅。

患者月经干净3~7天后可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前3日禁止性生活。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体积过大,可触及下腹部包块,外观看起来好像孕妇的肚子变大。但子宫肌瘤可能会出现异常分泌物,应该与妊娠先兆流产鉴别。

妊娠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借助尿或血hCG测定、超声等可鉴别。

无月经改变,肿瘤呈囊性,位于子宫一侧,可借助超声鉴别诊断,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进行诊断。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存在较硬的结节隆起,有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超声检查可鉴别。

有时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可同时存在。

子宫肉瘤

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生长迅速,患者有腹痛、腹部肿块及阴道不规则流血。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

子宫内膜癌

好发于老年妇女,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诊断性刮宫有助于鉴别。

但更年期妇女肌瘤与子宫内膜癌可合并存在。

宫颈癌

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经超声、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宫颈活检及分段诊刮可鉴别。

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的部位、大小综合考虑。

一般治疗

无症状的肌瘤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每3~6个月需进行一次肌瘤检查,当发现肌瘤增大或出现症状时可考虑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米非司酮

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不宜长期使用,因长期应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

手术治疗

以下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孕妇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的关系及母儿状况。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多开腹或腹腔镜下进行切除。

黏膜下肌瘤多采用子宫镜下切除。

适用于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怀疑恶变者,必要时可于术中行冷冻切片组织学检查。术前应排除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肌瘤数目多、肌瘤直径大(>10cm)、特殊部位的肌瘤、盆腔严重粘连手术难度增大、未来妊娠有子宫破裂风险者及可能存在肌瘤恶变者,需进行开腹手术。

其他治疗

通过阻断子宫动脉及其分支,减少肌瘤的血供,延缓肌瘤的生长,缓解症状。

不建议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用。

也叫海扶刀,在超声或MRI引导下,利用高强度超声波作用于肌瘤,导致其坏死,逐渐吸收和瘢痕化,是一种无创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但有肌瘤残留、复发风险。

类似的治疗方法还有微波消融等。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预后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很多人并没有自觉症状,体检时才能发现,绝经后,随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肌瘤可萎缩或消退。

子宫肌瘤有一定恶变率,发生率一般认为<0.50%(0.13%~2.02%)。

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经过药物或肌瘤去除手术等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还能保留一定的生育能力,但有复发可能。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若子宫肌瘤症状严重,可通过子宫切除术彻底根治。

并发症

因出血导致病菌侵入,可引起子宫内膜炎附件炎,黏膜下肌瘤排入阴道也易发生继发感染。

一些子宫肌瘤患者,由于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者全身乏力、面色苍白。

由于体位变化、重力作用等原因,一些带蒂子宫肌瘤可在其蒂部发生扭转,患者可出现急性下腹痛,需急诊手术治疗。

妊娠期妇女合并子宫肌瘤,如发生急性腹痛,亦有可能是子宫肌瘤蒂扭转,在诊治时需引起注意。

妊娠期间,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增高、子宫平滑肌细胞肥大、血液循环增多等因素,可引起子宫肌瘤体积快速增大,且容易引起子宫肌瘤变性。

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会造成孕期阴道出血、腹痛、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从而增加了难产率、剖宫产率和早产率。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应按高危孕妇进行管理。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