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更新时间:2024-03-06 16:29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是中华民国在军政时期新建立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军队,前身为广东军队建国粤军第一师。“第四军”是国民革命军的始创部队之一,更是北伐的主力,曾在湖南及江西分别大败吴佩孚孙传芳,奠定北伐的成功,因而赢得“铁军”的称呼。抗战时期,第四军还参加了淞沪会战等一系列战役。四军之下共产党员甚多,北伐途中国民党实行“分共”,部分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此外,国军多个派系也建立过第四军,但多未延续很久即被改编。

粤军系统第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是中华民国在军政时期新建立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军队,前身为邓铿创建的广东军队建国粤军第一师。第四军是国民革命军的始创部队之一,更是北伐的主力,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在北伐战争中率先攻入湖南,分别在湖南与江西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奠定北伐的成功,有着“铁军”之称。

1927年年初,宁汉分裂,蒋介石等将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武汉对立。同时南京政府于4月开始清党,捕杀共产党人。广东、广西亦配合清共。第四军在张发奎指挥下向武汉效忠。第十一军陈铭枢等则因与唐生智不和,离开军队赴南京,第十一军亦交张发奎指挥。其后武汉与南京分头北伐,第四军及第十一军在河南再大败张作霖奉军。同年月底,武汉方面决心分共,第四军军中国共产党员甚多。最终共产党于8月1日在南昌发动起义,由共产党控制的第四军一部分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残部发动了湘南起义,失败后于1928年4月底赴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部队整编,改名叫中国工农红军,由于部队中大部分军官都来自国军第四军,而且第四军的“铁军”名头实在响亮,于是将番号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就是红军队伍中为什么还没有一、二、三军就只有个第四军的原因。

张发奎指挥的军队只剩第四军第十二师及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不足两师。十一军第十师最初亦参加南昌起义,后来脱离共产党开赴福建,由陈铭枢管制并效忠南京。至此原第四军分裂成:中国共产党的红四军、张发奎指挥之四军一部、陈铭枢指挥之十一军,及李济深指挥驻广东的四军一部。

后历经驱李(济深)政变、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两广反蒋等一系列内战,第四军屡有缩编整合。“九一八”事变后广东与南京复合,南京方面再正式恢复第四军。1932年,第四军离开广西,进入江西参加反共作战。张发奎辞去军长之职,由吴奇伟接任,自此第4军属中央军序列。

另一方面,由陈铭枢领导之原第四军部分(原四军十师、十一军),在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所用,被扩为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成为声明大噪的抗日军队,后被调往福建“剿共”,引发闽变,失败后被收编解散。陈济棠部(原四军十一师、“新编第四军”,后改为“第八路军”)则在陈济棠主政广东时大幅扩张至三个军,另加海空军及各式独立旅等共十多万人。1936年陈济棠反蒋,余汉谋被南京任为第四路军总司令,代替陈主政广东。至抗战开始后广东部队除防守广东外,主力更被抽调至上海、武汉等战场。

抗日战争中的第四军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大型战役。第四军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整编为第4师。后又恢复第4军番号。在解放战争中曾被歼灭,后在广东重建。1950年从海南撤往台湾。

抗战开始后,留守在南方八省打游击的红军被国民政府改编。由于该部有一些原陆军第四军参加南昌起义产生的部分,且新部队的军长为当年第四军被称为“铁军”时期的第十二师独立团团长叶挺。叶挺提议将改编后的番号叫“新四军”,以继承和发扬过去铁军的光荣传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部分编制延续至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依然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27师被认为是第四军的编制后代,继续以“铁军”为旗帜。其中的步兵第一二七师第三七九团被认为是当年第四军中能征惯战的“叶挺独立团”的后代。

李济深部

1925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6军李济深部改番号为第4军,下辖第10、第11、第12师,师长陈铭枢、陈济棠、梁鸿林,独立旅旅长张发奎。该军成立后参加第二次东征。10月18日,第12师在江门兵变,被该军独立旅包围缴械。事后,以独立旅为基础扩编第12师,师长陈可钰。10月下旬,该军参与南征,击溃邓本殷部八属联军,收复雷州半岛和海南岛。1926年1月6日由八属联军残部改编的第13师编入序列,师长徐景唐。同月张发奎接任第12师师长。

1926年5月下旬该军所属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先遣部队入湘,揭开北伐战争序幕。第10、第12师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参加北伐,军长李济深率领第11、第13师留守广东。

(1)参加北伐的第4军

第4军所属第10、第12师参加北伐。1926年7月到湖南安仁永丰集中。8月初占领醴陵、浏阳。8月下旬,激战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10月10日,克武昌。10月底,转赴江西武宁,加入赣北作战,11月2日先克德安,继占马回岭、九江。

1926年11月27日该军所属第10师扩编成第11军,第12师一部扩编成第25师,第4军改辖第12、第25师,师长黄琪翔、朱晖日。1927年1月该军移驻武汉。4月18日武汉中政会免李济深军长职,以张发奎继任。黄琪翔升任副军长兼任第12师师长。4月,该军出师河南北伐奉军。5月中,奉军第11军副军长兼第12旅长富双英率部在上蔡投降,改编为第21师,隶属该军指挥。6月,该军返回武汉休整。6月15日张发奎升任第2方面军总指挥,黄琪翔接任军长,缪培南任副军长兼第12师师长,李汉魂继任第25师师长。7月东征讨蒋,军至九江,第21师滞留湖北。8月1日,第25师所属第73第75团等在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延续至今,为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第82集团军127旅)。8月9日,该军南下返回广东,第11军第26师随行。9月1日,第21师在芜湖缴械遣散。进入广东后,收编新编第2、第3师薛岳、黄慕松部(旋改称教导第2第4师)。11月17日,该军驱逐第15军,反对李济深。12月11日,该军参谋长叶剑英率教导团举行广州起义。12月15日,广州政治分会将军长黄琪翔免职查办,以缪培南、薛岳分任军长副军长,吴奇伟递升第12师师长,教导第2、第4师分别改教导第1、第2师,邓龙光黄镇球任师长。1928年1月15日,第26师师长许志锐阵亡,陈芝馨继任师长。1月,该军退往江西安远、会昌地区,改隶南京国民政府指挥。3月16,抵达南京浦口,沿津浦路北进,属第1军团参加北伐。4月,进攻山东曲阜、兖州,5月下旬到德州。8月移防泰安,缩编为第4师。

历任军长:

李济深

张发奎(1927.4.18-1927.6.15)

黄琪翔(1927.6.15-1927.12.15)

缪培南(1927.12.15-)

(2)留守广东的第4军

军长李济深率第11、第13师等留守广东,增编新编第2、第3师,师长薛岳黄慕松。1927年8月,张发奎、黄琪翔率第4军由江西返回广东。为避免番号混淆,10月下旬,留粤的第4军改称新编第4军。不久,新编第2、第3师投奔黄琪翔的第4军。1928年2月8日,广州政治分会决议,新编第4军恢复第4军名称,陈济棠任军长。第13师改第5军。第4军下辖第11、第12、第25师,师长余汉谋、香翰屏、陈章甫。1929年9月缩编为第59、第62、第63师。

历任军长:

李济深

陈济棠

张发奎部

1928年8月,张发奎部第4军缩编为第4师。1929年9月张率部反蒋。1930年1月所部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4军。12月,缩编为第12师。1931年6月,恢复第4 军番号。1932年2月9日张发奎部在广西全县接受国民革命军第4军番号,下辖第90师。3月21日,开湖南衡阳。5月11日,抵达江西樟树。8月至9月,在宜黄、南丰作战。8月在吉水永丰。12月,在崇仁隶属中路军第2纵队,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1月1日至4月29日)。1933年3月26日,抵达乐安。

1934年3月,第90师一部扩编为第59师,属第4军。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6月14日,进攻潭头、东固。10月10日,攻占兴国古龙岗。10月,进入湖南,“追剿”红一方面军。12月底,进入贵州。1935年5月,经云南进入四川。11月,由川北向荣经、汉源堵截红四方面军。1936年2月,驻四川天全。6月,返回贵州贵阳。

1937年8月,该军从贵阳出发。9月17日,在南京集中。参加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下旬)。战后到皖南宁国。1938年4月,转赴湖北麻城、福田河构筑工事。5月,调赣北,隶属第9战区第1兵团第9集团军,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至11月中旬)。11月,调吉安、泰和一带。

1938年11月,第190师归建,该军下辖第59、第90、第190师。1939年7月,第190师拨隶第10军,第102师归建,该军改辖第59、第90、第102师。9月,开湖南长沙、衡阳、衡山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日至10月14日),战后担任新墙河守备。1941年在湘北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7日至10月12日)。9月到平江整理,旋调广东准备援助香港,途至翁源,因英军投降遂回师湖南浏阳地区。在新墙河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日至1942年1月15日)。1942年1月开浏阳整训。5月,由浏阳东进江西宜黄、崇仁、临川,参加浙赣会战(1942年5月中旬至9月上旬)8月回防浏阳。1944年5月,调长沙参加长衡会战(1944年5月下至8月上)。战后,第59、第90、第102师师长林贤察、陈侃、陈伟光因指挥不力被撤职,军长张德能被枪决。8月,到郴州桂阳整军冬季参加湘赣粤边区作战(1945年1月中旬至2月中)。抗战胜利后军部由湖南汝城调江西泰和,驻守遂川、吉安、南昌、九江。1946年5月,整编为整编第4师,辖整编第59、第90、第102旅。下半年,调往苏中。1947年1月,在泰州海安等地“清剿”。8月23日,由海安北进占领盐城。8月底,驻高邮、扬州、兴化、宝应等地区。

1947年8月,第102旅脱离建制,其所辖两个步兵团分别编入第59、第90旅。12月30日,第90旅旅部在盐城以南被歼灭。1948年9月恢复军师番号,下辖第59第90师。1949年1月,增编第286师,该师旋赴广东接收新兵。该军主力驻镇江担任江防。4月下旬,经丹阳南撤。26日,在溧阳被歼灭一部。28日至29日,在皖南郎溪广德之间山区被歼灭大部,第59师、第90师师长林方策、唐连被俘。

1949年秋,在广东海南岛重建第4军,下辖第59第90第286师防守琼西地区,军部在那大。1950年5月1日第286师被全歼。该军由在榆林港登船,5月5日到台湾高雄。

历任军长(整编师师长):

张发奎

吴奇伟

欧震(1938.6.24-1943.3免兼)

张德能(1943.3.16代理-1943.3.16实任-被枪决)

欧震(1944.7.27兼任-)

沈久成

王作华(1946.6代理-1947.3实任-)

薛仲述

西北军系统第四军

1927年5月,国民军联军第4路军改称第2集团军第4军。1928年4月属第2集团军第1方面军,下辖第1师骑兵师(师长马腾蛟、马鸿逵),参加山东济宁地区作战。5月移驻高唐清平镇。由津浦路以西北上,6月初驻河北大城。1929年1月缩编为第2编遣区暂编第17师。

历任军长:

马鸿逵

晋绥军系统第四军

1927年7月9日国民政府发表傅存怀为北方国民革命第4军军长,下辖第7、第10师、独立骑兵第2旅(师长张会诏、卢丰年,旅长郭殿丞)。1928年10月缩编为第41师。

历任军长:

傅存怀(1927.7-)

新军阀混战中的第四军

1929年3月26日在湖南长沙编成第4军讨伐新桂系军,以何键为军长,下辖第19、第50、第52师。3月28日变更战斗序列,改辖第19、第50、第52师及独立第2旅张其雄部、

湖南地方部队陈渠珍和陈汉章部。

1929年10月,以第6、第44师组成第4军讨伐西北军。10月15日阮玄武在安徽宿州就任该军军长。11月初,阮玄武率第44师联合西北军反蒋(所部编为两个师,第1、第2师师长王日新、冯华堂)。11月26日,蒋介石任命詹旭初为第4军军长,收编王日新、冯华堂部。1930年1月冯华堂等部编组为第23军。

历任军长:

何键

阮玄武

詹旭初

湘军系统第四军

1932年初,在江西组建第4军,下辖第18、第50师及独立第36旅。2月称第22军。

历任军长:

谭道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